在寫金城一路的巷仔口風味小吃,就有看到後來有人跟我推薦的這家阿釧伯。
它就夾在超市與好嘉鄉火雞肉飯之間(已搬遷),只有早上到中午才有營業。
若是下午晚上來,就只能望著貼著「客家粄條」的攤頭流口水囉!
店名與價目表,在有古早氣息的拉門上。
拉門分開煮食的攤位與內用空間。
內用空間是類似玄關或說是騎樓空間,在後面那道門後應該是住家了。
內用空間的桌椅與拉門是同樣風格,與這空間感覺有些違和,。
不過用餐人潮根本不在乎,還會自行找人協調喬位置入座。
這裡販售的產品很簡單,主食就客家粄條/麵/米粉(40 45)、
肉粽(25)。
湯就骨仔肉、魚羹、貢丸湯(35)、餛飩湯(40)。
(大概是首次搬家後有調整價位,除貢丸湯35,其餘湯品為40。)
小菜的部分就沒標價了。(後來有貼小菜價格表於牆上。)
(搬回原處後,餛飩麵/魚羹麵:60、粉腸麵/骨肉麵:70。)
價目表上客家麵食有乾湯之分,但沒有種類之分。
不過要把客家粄條變成餛飩粄條(50),也是可以的。
上圖是客家乾米粉與餛飩乾粄條。
前者是甜辣醬與油蔥蓋住了肉片,後者是餛飩蓋住了粄條。
乾米粉或乾粄條都是以油蔥、醬油膏、甜辣醬調味,我沒有很愛。
覺得不如請店家別加甜辣醬,而油蔥與醬油膏減量,自行添加店家桌面的辣椒醬,會更美味喔!
(後來看魚夫介紹這家時,有提到那所謂的甜辣醬算是新竹偏好的十全辣醬。)
店家的餛飩不錯吃,不過客家粄條改成餛飩粄條,多了餛飩少了肉片。
嘗過鮮之後,覺得不如直接加價點小菜划算。
客家湯麵的肉片看來就明顯多了,麵條口感偏軟,也許點乾麵會好些。
湯頭算清甜,不過還是來點店家自製辣椒醬會更美味。
阿釧伯的主食除了粄條、米粉、麵,就屬客家肉粽了。
內用時,粽葉是直接剝除放入碗中端上桌。
外帶也是,不過可以請店家不要裝碗,有粽葉就可以外帶再蒸熱食用,吃來會更清香。
這肉粽的內餡很簡單,就一塊肉、菜圃、蝦米。
本身味道就夠了,吃來也不會太鹹或過於油膩軟爛,有種單純的美味。
延伸閱讀:[全台] 節慶小吃:端午節--粽子
食量小的朋友,一碗客家粄條也許就夠了。
若食量大,一碗麵+一顆肉粽,也許配點小菜或加碗湯,只要百元內就解決。
只是可惜,晚餐吃不到啊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新竹市金城一路14號 (30號) 06:00~14:00 13:30或售罄 週日公休
(2016/02遷移掛招牌,原來是2012年才開的,不算老店,。)
(後來聽說這間店是有轉過手,2012可能是從轉手後開始計算吧!)
(2022/01又遷移,原來是搬回原址,估計空間可能跟之前一樣小唄!)
延伸閱讀:[新竹] 光復路二段七間老麵店比一比
![]() 430 |
食記不一定會即時寫出, 但若有看到折價優惠、美食節目店家資訊、...... 會寫在fb粉絲頁裡喔! 我不是食神,說的只是我的所見、所聞、所嚐。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如果說的與你感受的不同, 請見諒! 如算中肯,就請幫我按個讚唄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