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寫於2010.08.07:
  之前看到有網友分享滬舍餘味的食記,就動了想去試試的心。
  不過,一來時間路線配合不上,二來想找平日中午去試超值組合餐,故就還未成行。
  這次剛好看到瘋體驗有試吃活動,就報名看看囉!



  於是在某假日晚餐時刻,來到滬舍餘味門口。
  店內的空間剛好分成兩半,一邊是廚師的天地,另一則為客人用餐的空間。
  從店外看,窗明几淨,讓人第一印象就很好。

  因為去的時候,師傅們及服務人員好像剛好也都在忙。
  故我點完單後,就按照指示牌寫的,自行去拿餐具與調味料。
  用餐區後方的調味料有薑絲、烏醋、米醋、醬油、辣椒,桌上還有胡椒與鹽罐。

  那讓店家自豪的辣椒醬(罐子上還特地寫上「超辣」,),不但可以在店內吃,也可以買一罐回家配。
  (可惜當時我忙著東拍西拍,反而漏了把它們的影像留下來,。)



  滬舍餘味的產品品項很精簡。
  不過優惠方案挺多的,想去的人可以先研究一下優惠方案再出發。

  長期優惠有三,其中平日中午組合餐就是其中之一。
  另外是壽星當月四人同行85折優惠及購買1100餐卷實付1000元的優惠。

  除了長期優惠,於店家的官網裡,還有一些因應節日推出的短期優惠。
  (像七八月壽星的免費套餐,就比85折來得划算。)

  不過,就不曉得折扣或禮卷適不適用於購買週邊商品?



  在店裡可買一杯30元桂花冰鎮酸梅汁。
  它十分酸甜可口,是解膩去油的好幫手。
  如果用餐不習慣配湯的朋友,強烈建議點一杯來搭配用餐。

  除了用餐時飲用,它的美妙滋味,還讓人動起帶它回家的念頭。
  而且這也不是空想,滬舍餘味有提供可作為伴手禮的一大罐包裝(95)。
  (不過帶回家的,應就無漂在酒紅色酸梅汁上的黃色桂花可欣賞了吧!)



  同樣可以外帶的是上海粽。
  滬舍餘味的上海粽有豆沙與鮮肉兩款。
  挑了肉粽來嚐鮮,咦?這不是潮州粽嗎?

  習慣吃台灣粽的我,根本分不清潮州粽、湖州粽、上海粽,究竟有何分別?
  因為這種長型的粽子只吃過立家湖州粽(還記錯以為是潮州粽!)。
  就把它們混為一談了,

  不過也因為有吃過類似的湖州粽,就還頗能接受這類似南部粽的軟黏帶Q口感。
  但立家的肉粽是全瘦肉,滬舍餘味的帶點肥,我不太習慣。
  更不習慣沾花生粉一起吃。

  此時,很辣的辣椒醬的重要性便第一次展現出來。



  過了一會兒,現包現蒸的小籠包出爐了。

  很多網友都介紹過滬舍餘味推薦的老饕吃法(一提、二移、三開窗、四喝湯、五入口),所以我就偷懶不放上那張圖了。
  (,啊~有人一定要看,來看這裡。)

  這小籠包果如店家說的「皮薄、餡多」。
  不過對於「用未生過小豬的處女豬,再加上用大骨、豬皮、老母雞細火慢熬出來的鮮美豐富湯汁」,可能是我個人口味的關係,我並不太喜歡。



  但相同的內餡,包在灑了芝麻與青蔥的生煎包裡,一樣爆漿,不過因多了蔥香、芝麻香的相助,味道就較合我意。
  另一款翡翠生煎包,與全是鮮肉的生煎全然不同,它一絲肉味也無,無肉不歡的人吃了恐怕會有怨念。
  而吃不出內餡是「青江菜、豆乾、香菇」的我,倒是對十分清爽的它頗有好感。
  可惜它的調味稍嫌淡了些(愛吃肉的人或許會覺得在吃草),此時辣椒醬是提鮮的好幫手。



  滬舍餘味除了小籠包、生煎包、粽子等點心類主食,另有兩款湯品。

  咖哩牛肉可依食材再分為清湯與細粉,直接點居中的咖哩牛肉湯來嚐嚐。
  嗯~咖哩湯汁不像一般拿來配飯或沾餅的咖哩醬那般濃郁。
  喝入口中之後,有一股淡淡的咖哩清香留在口腔內。

  湯裡的配角:紅/白蘿蔔、洋蔥,燉得沒有很軟,還保有原本清脆的口感。
  嗯~就像我只喜歡吃鬆軟的馬鈴薯一樣,它們不得我心。
  至於湯裡四塊牛腩,還不錯吃,不過口拙的我吃不出「上等澳洲進品牛腩」的價值感。

  反而比較喜歡清爽的油豆腐細粉鴨血湯,

  這一餐吃下來,最令我窩心的是,老闆娘的服務態度。
  除了提醒我們生煎包可以兩種混搭食用,她一視同仁的服務態度,很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受。
  

媒體介紹:2013.11.25 食尚玩家 台中食尚007出任務 最殺美食大解密

     2012.11.18 非凡大探索 無敵爆料美味
     2013.04.06 美食按個讚 無敵爆料美味
     (挖哩咧! 非凡這兩節目一半店家重複,主題還一模一樣,。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537號 04-22586111
11:00~14:00/16:30~20:30(週末無午休時間) 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nghaitop1

     食記不一定會即時寫出,
   但若有看到折價優惠、美食節目店家資訊、......
   會寫在fb粉絲頁裡喔!


 

       我不是食神,說的只是我的所見、所聞、所嚐。
      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如果說的與你感受的不同, 
       請見諒!   如算中肯,就請幫我按個讚唄!

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等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