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南街的蜀仙牛肉麵,2016年前是大四川,2019/5之後是新蜀仙。
三個時期的名字,都以川味牛肉麵為主。
雖然前兩個時期我沒去過,不過販售的品項基本是相同的。
新蜀仙牛肉麵,直立招牌是沿用蜀仙牛肉麵。
玻璃門上貼上紅底上頭印著產品照上方才強調「新蜀仙」。
(應該是2021/2直立招牌、玻璃門都沒變,但又改為川蜀麵食小館。)
看了一些2016年的食記,店內的空間、桌椅擺設,並無大差異。
(甚至可以去找【旅行應援團 20160618 新竹暴走美食】的影片。)
好像就牆紙有重貼過,。
店內產品主要有麵/粉條兩大系列。
以湯麵/酸辣粉(70/80,麻辣、紅燒、番茄、豬骨/湯、乾),
湯麵有四種湯頭可選,酸辣粉則是看要吃湯或乾,酸辣粉貴10元。
主料有:餛飩(80)、豬肥腸(90)、牛肋條(110)、牛腱心(120)
、牛筋(130)、牛半筋半肉(150)、牛三寶(160)。
湯麵麵條可選寬或細麵。
有賣水餃,一份10顆60元,口味有韭菜、泡菜、高麗菜。
三款水餃8顆可搭四款湯,也可做酸辣湯餃,都是一碗80元。
酸辣湯(40),也可做酸辣湯麵/粉條(60/70)。
另有肉燥乾/湯麵、麻醬乾麵(50)、重慶小麵(55,乾麵加大+15)。
還有一些滷味小菜、紅油抄手、燙青菜。
點了麻辣牛三寶寬麵(160)。
酸菜自助(偏甜),有免費冬瓜茶(更甜)。
麻辣湯頭,麻大於辣,不太有回甘的感覺,沒有很愛。
牛肋、牛腱、牛筋,牛三寶至少各有一兩塊。
牛肉量就不會太少,口感不賴。
寬麵,麵條的寬與厚可比小白菜梗,麵Q有嚼勁不軟爛,頗愛它的口感。
(當天本想喝番茄湯頭,但據說老闆娘生病連休幾天,很多沒得點。)
外帶豬肥腸酸辣粉,湯的酸辣粉重辣重油,整碗紅通通。
怕口味太重,點單時可註明少油。
只是沒少油的,口味清淡者勿輕易嘗試,味蕾應該一兩口就被麻痺了。
肥腸嫩、粉條Q滑,可惜就算嗜辣,也覺得它太過油辣,不適應。
點了兩款應是店家招牌的麵食,兩者整體來說都不算很愛。
(川蜀時期......假設店家有做活動或再賣餐劵也不會增加再訪率。)
(2022/3初賣團購劵,兌換期兩個月,2022/10看到其他店家入駐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新竹市東區東南街44號 03-5616668
新蜀仙牛肉麵 川蜀麵食小館
11:00~14:00 17:00~21:00 週一、不定期公休
![]() 10 |
食記不一定會即時寫出, 但若有看到折價優惠、美食節目店家資訊、...... 會寫在fb粉絲頁裡喔! 我不是食神,說的只是我的所見、所聞、所嚐。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如果說的與你感受的不同, 請見諒! 如算中肯,就請幫我按個讚唄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