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/tmp/phpKSYluB  

原文寫於2010.06.16,補新食記於文後:
  寫[新竹‧中央市場] 桂花潤餅捲後,小米與小柚都跟我推薦仁化街的阿水師
  這一次便衝著阿水師而來,但要走進去之前,先被路口新開幕的潤餅拐走眼光。
  嗯~兩捲潤餅做一餐,索性先買來嚐嚐,屆時可比較一番。



  老闆娘熱情的跟我說她本來也在附近營業,是最近才搬過來這裡營業。
  然後表示目前開幕潤餅特價一捲30元,若菜價沒有大漲,會一直維持這個價位。

  這家的潤餅內餡就是很平常的蛋酥、菜圃、香菇、高麗菜、紅蘿蔔、豆芽菜。
  口味則是原味、辣味、素食(不加蛋酥嗎?)。

  點了辣味,看來與中山路的春緣軒一樣是多塗上辣醬就成為辣味潤餅。
  可惜辣醬的味道並不突出,印象中春緣軒的辣醬比較美味。

  這捲潤餅包的還蠻大的,內餡的滋味也算不錯,菜的湯汁有瀝乾,故吃來也不至於浸濕潤餅皮,算是蠻好吃的潤餅。
  但就跟辣醬一樣,它的滋味是比較平凡,無法令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PS:
  經過小米告知這家也有豆豉辣椒之後去吃過,,果然更合我胃口了。
  價錢則一直固定在30元,嗯~是想吃潤餅的好選擇。
  本來沒有名字,但十月再去看,攤子的上方(房子的牆壁上)掛起了「阿瑛潤餅」的招牌了。

2015/03/22補充:潤餅皮摻「吊白塊」 新竹「阿瑛潤餅」也違法
  我想寫食記的人的舌頭不是超級厲害,添加物我是吃不出來的。
  至於業者何時開始添加,新聞沒有說。有無改善,也沒看到追蹤報導。
  所以僅能放上新聞影片連結<已失效>,提供參考囉!

/tmp/phpKSYluB  

2025/2、2025/3:
  新竹城隍廟附近一直有三~四家潤餅。
  阿瑛潤餅是十五年前開在仁德街口,一開始「無名」,開了幾個月後才掛起攤名。
  口味一開始就三種:原味、辣味、素味,幾年後才再加了芥末。

  辣味一開始是塗辣醬,沒多久就改成豆豉辣椒。
  本來算喜歡,辣味改了之後就更愛了,還蠻常回購。
  不過後來出了潤餅皮的新聞,導致有好一陣子沒吃潤餅。

  後來阿瑛潤餅挺過新聞事件,生意恢復如舊,常有排隊人潮。
  雖說城隍廟這邊的潤餅,辣味潤餅我還是比較偏好阿瑛。
  但因心裡有疙瘩,又總要排隊,後來就改買吉香滿潤餅(原 春緣軒)。

  阿瑛潤餅,開賣時一捲30元,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。
  約七年前才調漲到35元(還曾有三捲一百),約兩年前再漲到40元。
  雖說有兩次調漲,但新竹市的潤餅大多這是這價位。
         (城隍廟周圍:郭家阿瑛吉香滿東南街的獎水堂
         (45:三千金現做潤餅、60:桂花潤餅
  且其他地區的潤餅漲更多。
  新竹市的潤餅,相對便宜。

  在一樣價位下,不太需要排隊的吉香滿,還算蠻常回購的。
  前一陣子因為菜價高,潤餅又可以點無糖(減醣飲食中)。
  就想著回購阿瑛潤餅。

  多年後才回購,雖然少包了些花生糖粉,但應該與正常版大小無差。
  只是印象中的阿瑛潤餅很大一捲,但現在的似乎瘦身過。
  即便菜價後來急降,潤餅捲也未復胖。

  雖說阿瑛潤餅不如以往大捲。
  但潤餅皮包了蛋酥、菜圃、高麗菜、豆芽菜、豆干,口感滋味都不錯。
  再加上豆豉辣椒的辣,這辣味潤餅真的還是不錯吃。
  (只是點了無糖,少了花生糖粉,還是少了一味。)

  只是每回經過,大概都看到有超過五人以上的排隊人龍。
  若沒人點大單,等待時間是沒很久。
  但只要有人點多,就不知要等多久,完全降低走入排隊人龍尾端的意願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新竹市北區中山路96號內(仁德街交叉口) 
0937-820985 10:00~19:00 週一公休


延伸閱讀:[全台] 節慶小吃:清明節--潤餅





   食記不一定會即時寫出,
   但若有看到折價優惠、美食節目店家資訊、......
   會寫在fb粉絲頁裡喔!


 

       我不是食神,說的只是我的所見、所聞、所嚐。
      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如果說的與你感受的不同, 
       請見諒!   如算中肯,就請幫我按個讚唄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等待 的頭像
    等待

    等待 那一季的玫瑰

    等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